咨询服务
kunpeng news
发布时间:2024-03-25 浏览量:73
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。在广东,金融机构正探索新的思路——把单个企业置于产业链供应链中衡量,以流通在产业链、供应链中的真实数据为发放贷款的依据,从而有效满足中小微企业的需求。记者了解到,基于广东具有优势的汽车、电器等产业或产业龙头,广东金融机构让“链”上企业有了更多机会获得银行贷款。而随着供应链金融的深化发展,金融机构正在对“脱核”模式展开新一轮的探索。
产业大省广东的大企业“顶天立地”、中小企业“铺天盖地”。星罗棋布的中小企业“众星捧月”,形成了各种产业和集群。和已有成功贷款经验和良好征信记录的大企业相比,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有着“零信贷”记录的企业获得融资殊为不易。“从产业链视角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新的评估和审视,很多中小微企业依托产业链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稳定的订单,我们就可以判断其有还款条件,可以进行放款。”中行广东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。基于产业链、供应链角度出发,挖掘上下游企业真实交易数据等信息,可以有效拓展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和资金周转效率。以广州农商银行为例,其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信用,获取贸易信息、交易记录、应收账款数字债权凭证等数据,制定批量融资方案,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提供线上保理融资业务。通过区块链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科技手段,广东金融机构正以供应链金融为抓手,打通“融资最先一公里”。
当前,广东银行机构推出各种供应链金融产品,包括建设银行的“E信通”、中国银行的“惠农通宝”“融易信”等。各种供应链金融成为产业运转的“润滑剂”和“连接剂”。广东供应链金融耕耘的企业覆盖汽车、家电、灯饰、陶瓷、预制菜、养殖业等广东优势产业,形成形形色色的集群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。招联首席研究员、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介绍,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区块链、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,能够重新梳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,将中小企业真正纳入供应链的网络体系中,使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的经营数据变成“可评价的信用”和“可流通的资产”。“在金融科技的助力下,金融机构有条件深入供应链的‘神经末梢’,破解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困境。”
传统供应链金融高度依赖核心企业,而核心企业却可能因为种种顾虑不愿意配合开展。针对这些现实的顾虑,当前供应链金融开始进入“脱核”时代。
2023年11月27日印发的“支持民营经济25条”明确,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,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。供应链金融的“脱核”模式,最大的创新点是不占用核心企业授信,不提供承诺性的付款责任。在广东,建设银行、中信银行等机构均有针对供应链“脱核”进行了相关探索。在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建设银行肇庆市分行根据新图蓝建材公司的产业链情况、过往交易记录情况、付款能力等综合判断,为该公司提供了不占用核心企业授信额度的“脱核链贷”500万元,并在2023年12月上旬发出了首笔183万元。作为新图蓝建材公司的核心企业,广东华途仕实业董事翁美云表示:“供应商企业申请该贷款时不占用我们的授信额度,也不用承担最终偿付责任,我们乐于看到上游供应商获得贷款,这也有助于我们增加采购议价权,降低采购成本。”
越来越多的银行探索“脱核”供应链金融,如中信银行的信e采和订单e贷同样致力通过线上获取订单信息和交易流程解决供应链“脱核”问题,以此满足供应商融资需求。
(来源:南方日报)
咨询服务